联系我们
0510-85116277红外测温仪常见问题问答
问一:什么是红外波长?
答: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就有红外线热辐射向外发射。物体温度不同,其辐射出的红外能量不同,波长也不同。
红外线波长0.76~1000μm,处在微波和可见光的红光之间,一般把红外线分为如下四个波段:
波段 | 波长范围μm | 常用简称 |
近红外 | 0.76~3 | 短波红外 |
中红外 | 3~6 | 中波红外 |
远红外 | 6~15 | 长波红外 |
极远红外 | 15~1000 | 超长波红外 |
问二:测金属,可以选用固定发射率(ε= 0.95)的红外测温仪吗?
答:不可以!
红外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和物体表面材料的红外系数—发射率有关。
发射率和物体的表面材料有关。通常非金属材料的发射率大都是固定的,例如布匹、柏油、陶瓷、塑料、纸张等(ε=0.95),但金属材料种类有很多,发射率和材料及表面光洁度有关系。可以参考相关手册和说明书。
如果只用来测量非金属材质表面的物体,可以采用固定发射率的测温仪。测量金属物体温度,应该采用发射率可调的红外测温仪。
如果用固定发射率0.95的红外测温仪来测量金属物体,将会带来极大的偏差。
问三:测1000℃以上物体,可选用-18~1500℃的红外测温仪吗?
答:不可以!因为它是以牺牲稳定性和降低精度为代价的。
之所以不可以,这要从红外特性说起。
1)波长和温度的关系
比如温度在300℃的物体,其辐射最强的是5μm的红外波,900℃时是2.47μm,1530℃时是1.61μm。而常温(-50到50℃)通常在9-13μm。如下图:
图1 (T1=20℃,T2=542℃,T3=1000℃,T4=1500℃)
也就是说,温度越高辐射能量越强,而辐射最强处(峰值)的波长越短。从能量利用的角度来考虑,通常选峰值附近的一段作为测量波长。高温测量只宜选用短波0.9~2.5μm红外测温仪,低温测量则选用长波8~14μm红外测温仪。
另外,并不是所有的红外波长都适宜用作测量,能够顺利通过大气的红外辐射主要有三个波长范围,即0.9~2.5μm、3~5μm和8~14μm,通常把这三个波长范围叫做红外测温仪的大气窗口。
例如常用系列产品的测量范围及其响应波长:
测量范围℃ | 测量范围℃ | 响应波长μm |
-30~930 | -30~1200 | 8~14 |
300~1300 | 200~1800 | 1.6 |
600~1600/2000 | 600~3000 | 0.9,1 |
问题中提到的测温仪,其下限-18℃,因此它只能是采用8~14μm长波红外工作的。参考图一,在低温(500℃以下)段,红外辐射能量变化显著,但随着温度的升高,辐射能量变化越来越小,小到一定程度,就无法满足红外仪表对辐射能量的最低需求。通常8~14μm能达到的上限900℃,最多到1200℃。再往上去只有降低精度、降低稳定性了。
2)波长和发射率的关系.
在实际应用中,发射率设置出现的误差将随波长的减小而减小,例如同样是1000℃,10%的发射率误差,5μm将引起读数误差5.5%,1μm引起的读数误差仅1.2%。如下图所示。
因此对于检测高温物体,考虑到温度的峰值波长和发射率的影响,尽可能使用0.9~2.5μm短波红外测温仪,而不是选择8~14μm长波红外测温仪。例如测量1000多度的高温轧钢现场,大量采用1.6μm短波红外测温仪。
问四:红外测温仪产品的透镜材质有的是光学玻璃的,有的是塑料的,有什么不同? 答:采用塑料透镜的优点是成本低,但镜头受温度影响较大,容易老化变形影响精度,而且塑料镜面有污秽时不便于清洗保养,塑料镜头的测温仪应避免测量、靠近高温物体。采用光学透镜的测温仪精度高、适合环境恶劣的场合,可应用于各种高、低温场合,便于清洗保养。
问五:激光瞄准和望远镜瞄准有什么区别?
答:这是红外测温仪常用的两种瞄准方式。
高温物体适用望远镜瞄准,中低温测量适合激光瞄准。
激光瞄准的红色激光点,对准物体很方便,应用非常广泛。但对于上千度的高温物体,由于物体本身大多发红光,激光点打在物体上看不清楚,因此在高温场合中应采用望远镜瞄准方式。
问六:选择红外测温仪的测量范围需要注意什么?
答:象任何的检测设备一样,在实际使用中尽量选用仪器量程的中段,避免使用量程两端,这样可以可靠稳定地使用仪器。测高温物体尽可能选择0.9~2.5μm短波长的红外测温仪,可以更稳定准确地测量!
上一条新闻: 无与伦比的双色红外测温仪
下一条新闻: 红外测温仪的相关知识
相关新闻
- 无与伦比的双色红外测温仪 2016-03-18
- 红外测温中确定发射率的方法 2019-04-08
- 红外线测温仪为什么用黑体炉进行标定? 2016-04-28
- 使用红外测温仪的益处 2016-03-18